全局的代理配置好,然后重新用symfony建立项目。配置好这些之后依然exit status 128,我怀疑,其实项目已经建立好了。毕竟这个是git的报错,看着报错信息好像是我没有指定正确的用户名和邮箱,这个放一下,继续后续开发学习。 建立demo项目的命令失败了。git被拒绝,看来还是要把git配置好才行。 git加速教程 按照这个教程配置git。希望一条命令可以解决问题。如果不行还是要调试一下git,毕竟后续还要下载好多安装包。正确的设置方式可以参考这里这里。设置好之后,github速度快很多了。如果下次碰到问题,再重新设置一次。(clash的支持很有必要) 继续安装demo项目,项目自带了sqlite3数据库,这样看着就好多了。重新安装php对sqlite3的支持库,然后继续更新。突发奇想,要不我就不用mysql了?目前没有看到sqlite3有什么不好,如果并发数不是那么多的话,如果没有事务要求的话……先看看吧,再犹豫一下比较好。 status 中128的错误还是在报错,简单设置一下吧。
说明了审稿的作用之后,来考虑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审稿呢? 虽然这个问题看似高大上,有点近乎哲学的意味了。不过,其实还是很简单的问题。讨论为什么要审稿之前,我们来说一下“学术共同体”。这是一个稍微抽象的概念,大致上可以理解为所有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的集合。科学研究是一个漫长艰辛的过程,时间长,工程庞大,内容繁杂,稂莠不齐,同时还经常会反复,因此,科研工作非单一个人、组织、甚至是国家可以完成的。所以,科学研究者们互相帮助,有时获取资源,有时提供帮助,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慢慢形成了一个有利于科学研究进步的组织结构和行为规则这就是学术共同体了。 对学术共同体有了了解之后,其实很多科研中遇到的概念都可以很好理解了。比如,为什么学术造假时非常恶劣的行为?那是因为造假的研究结果会在学术共同体内传播,影响很多人的研究,甚至将一个学科引向错误的方向毁掉一个学科。为什么研究成果一定要以发表论文的形式来表现?那是科学研究的成果只有发表出来,才能使学术共同体内的其他人了解到你的研究,从而帮助整个学术共同体推进研究的进程。 解释完上面的内容,审稿工作的意义也就很好理解了。从学术共同体的角度来说,审稿工作是每个科研工作者的义务。就像Google Scholar首页上那句话一样“Stand 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可以很容易的想见,如果没有大量优质的文献支撑,一个研究者很难了解自己到研究领域的研究历史、研究重点,没有对当前的研究进展的了解作为基础的话,创新的研究成果就无从谈起了。因此,每个研究者需要利用自己所具有的对自己研究专业的知识、经验帮助其他科研工作者完善他们的研究工作,或者提出批评、或者提出建议。同时帮助编辑判断研究工作的价值,一定程度上防止有问题的文章发表出来。 是不是很有责任感?其实,对于审稿人而言,审阅他人的文章也是自己学习进步的过程。不同观点看待一个事物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创新的想法。